前年,史明離世。
今天, Su Beng-史明文物館 成立。
我陪同 蔡亦竹 教授,與 林昶佐 Freddy Lim 委員,一起研究史明文物館陳列的手稿。
2005年,在 #史明 將近90歲的時候, #藍士博 與我不約而同認識了史明,也認識了彼此。
史明選在台大門口靜坐抗議中国通過反分裂法,但卻沒有幾個台大學生認識他。
那是個奇妙的時代,本土派選民以為總統票投給阿扁了,阿扁總統會搞定一切。
但沒有,「一切」距離被搞定,還差遠了。
麻煩製造者、92共識、紅衫軍,都是那個時代的關鍵字。
台灣距離OK,很遙遠。
對校園、年輕知識份子來說,「史明」是誰?幾乎連個「印象」都稱不上。
當時 #士博 與我兩人默默立下宏願,有一天,我們一定要讓我們開始的下個世代、世世代代,大家都知道史明。
不是要建立個人崇拜,任何人都知道,史明的理論、書寫,要艱澀起來可是很硬的。
「認識史明」的目的,純粹是建立一個左翼台獨路線的一個燈塔。
不是左翼就非得加入桃產總那種組織,不是左翼就非得看那些只會批判美帝卻對中帝默不作聲,甚至助紂為虐的左統的空洞書寫。
2005-2019,這14年的期間,台灣的年輕知識份子是否比以前更知道史明了一些?我相信是的。
史明對體制外抗爭有很強烈的倫理觀念,對體制內的鬥爭也有很積極的戰略方針。
把這個國家,駛向台灣的航道上。
這些,我們時刻不敢忘記。
今天,小英總統也來了, 鄭文燦 市長也來了,他們也不會忘記。
感謝敏紅姐,感謝阿忠哥,感謝葉治平教授,感謝 蒼龍寶馬 董仔,感謝獨立台灣會的全體同仁、同志。
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